老有所依,何以争取?|工劳小报 #50 副刊

发布日期: 2024-10-17
来源网站:feed.laborinfocn7.com
作者:
主题分类:劳动者处境
内容类型:分析或评论
关键词:劳动力, 合同工, 公司, 工资, 奖金
涉及行业:
涉及职业:
地点:

相关议题:工人运动/行动

  • 劳动者面临养老保障不足的问题,需通过学习政治经济学来更好地为自己的未来规划。
  • 短工就业形式的兴起和经济形势的恶化,使得养老保险对劳动者的帮助有限。
  • 第一代农民工在城镇化和经济变迁中经历了多重困境,青年人应声援他们争取权益的运动。
  • 劳动者进行人生规划的难度大,需要团结起来要求资方承担应有的责任。
  • 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和劳动合同制的推行,加剧了企业内部的腐败现象和对劳动者的不公平待遇。

以上摘要由系统自动生成,仅供参考,若要使用需对照原文确认。

01 茶话会回顾

老有所依,何以争取?

上一期小报讨论了延迟退休和养老的问题。政府在养老问题上后退,市场力量一如既往地把生活化为生意,各年龄阶段劳动者老无所依的窘境该如何破除?在上一期的新闻刊中,作者提出了个人规划和集体行动的解决办法,但劳动者养老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他们的处境也许更复杂,这些办法是否能真正解决这一问题?说到集体行动,我们又需要什么样的集体行动?以下是参与讨论的读者的声音。

大米认为劳动者应该更多学习政治和经济学,以做出更有利于自身的决策。同时,大米对年轻劳动者的养老问题感到悲观。

首先普通人是需要了解政治才能过好小日子,而不是一次次被政权忽悠掉坑。从唯物主义的观点看,现在官僚资本主义苟延残喘的垃圾财政情况下,年轻一代老了肯定拿不到政府养老金,不过几十年后真的很难说世界局势是怎样。总的来说年轻人要为自己打算老年生活。其次普通人还是需要经济学常识,理性进行经济行为决策(所有会牵扯到对于个人而言巨额资金的行为),不要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卞安成从自身经验出发,认为“短工就业”的影响逐步提升,同时随着经济形势恶化,养老保险对劳动者的帮助也很有限。

作为待业群体的一员,就我的观点而言,长期稳定的就业态势在今天已在被外卖骑手这样的短工就业形式逐步挤占其主流位置,当资产阶级对劳动力市场的控制越发松弛,逐步退化到纯粹食利和维持周遭社会关系的状态时,劳动力的不稳定流动将成为越发显著的现象。

“资本无法匹配劳动力”这一论点在今天将得到更为全面的表现,在就业吃紧,保险紧吃的恶性循环下,是零散就业形式和平台资本控制的矛盾越发显著(看看那些用工平台和两大外卖配送商之间复杂混乱且毫无管制的合同关系吧,用工平台不惜把外卖员注册为个体商户以规避缴纳保险也要加速现有的剩余资本的流通速度,继续同官方上演“市场形势大好”的落幕剧),当大批劳动力被晚期资产阶级用尽所有手段从稳定的工作场所中弃置于愈发混乱的劳动力市场上时,一直以来不断退化萎缩的劳资协调活动也会变得疲于应对,在这样的情况下,劳动者如何期待自己还能走到获得养老保险的那一天呢?我对养老保险并非不看好,而是他已经在愈发明显的未来面前先失去了自身的活力,当法条的制定者们还在劳资协调上徘徊时,劳资协调的基础就已经被销蚀殆尽了,更不必谈劳动者缴纳保险费用所必需的那一点等价物要从哪里取得了,我相信,没有人会乐于为一个被抛弃的未来买单。

mlmist回顾了第一代农民工经历的历史变迁和他们的贡献,呼吁青年人应当声援他们的运动。

改革开放的第一代农民工(60-70后)吃遍了人生各个阶段的苦。青少年时期赶上了农村中等教育的凋零(裁撤初高中、学生回家种田),产生了缺少文化教育的一代农村人;壮年期赶上剧烈的城镇化、强拆住房、强占土地,以及房地产市场起飞,导致他们不能在自己工作的城市买房得到户口;中老年时又赶上建筑业凋敝和现在的推迟养老(虽然他们中的很多人本就得不到多少养老金),使他们不得安享晚年。他们被帝国官僚和资本家当作柴薪,现在快要燃尽化成灰了也要被作为肥料再利用。我们青年人作为劳动力后备军应该怎么做呢?当然是尽可能声援他们争取权益的运动。因为我们的明天就是他们的今天。

喵喵认为让劳动者进行人生规划是不实际的,劳动者需要团结起来要求资方承担应有的责任。

许多劳动者是不清楚什么叫职业规划或者财务规划,他们疲于奔命都没余力去想未来,不要说是为未来存钱。很多时候对打工人健康最大的威胁就是工作,我是发现了老板和政府都不会轻易答应改善打工人生活的。必须要团结一致地向老板提要求,我还挺期待有个工人自己的工会甚至更多,这样至少有组织力量撑腰,可以提供职业教育、保障职业安全,也可以提高工资。

如果你对于以上诸位朋友的讨论有想要继续回应的,也欢迎填写以下问卷,我们会将其逐步刊登在此网页上:https://forms.office.com/r/a1VpJWNirN 下一期茶话会将在两周后准时刊出,如果你有建议的话题也欢迎透过问卷留言。

02 工运谈

1984-1988年城市市场化改革与资本主义过渡

本版块自203年9月开始,以时间为轴,以各类工人群体意识发展、组织状态、行动方式为主线,梳理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公有制解体及私有经济建立发展过程中工人身份、处境变化,及相应的重要背景环境和事件过程等等。我们希望通过一段时间的连载,能够描绘出中国在发展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工人阶级的面貌和行动的大概轮廓,帮助我们理解过去发生了什么,又在哪些因素的影响下走到了今天。欢迎读者朋友参与进来,提供材料、提出问题、补充观点等。全文与注释点击阅读:《改革开放后中国工人史札记》

(四)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与劳动合同制

在1984年底开始全面推行城市改革后,由于高层意见不一,工人和老干部对打破“铁饭碗”的抵制,以及地方政府对新税制的反对等多方面原因,城市改革进展缓慢并且爆发出一系列的问题。利改税增加了最赚钱企业的税负,削弱了这些企业增加利润的动力,导致国家从企业所得税中获得的收入也随之减少,1986年出现83亿元的财政赤字[注1];短缺经济下消费型轻工业快速扩张,燃料和电力供应短缺;拨改贷后,厂长们为了追求各自企业留存利润,利用银行贷款大规模投资盈利项目,导致过度投资、重复建设和轻重工业比例失衡;企业消费基金规模的快速扩张,尤其是为了安抚厂长负责制实行以后工人的不满,大规模发放奖金和补贴,甚至利用银行贷款来支付奖金,加剧了货币超发问题[注2];农村集体工业的快速增长也因低效和冗余企业的涌现而加剧了财政失衡。在多种趋势的汇合作用下,结果是恶性通货膨胀螺旋的开始,在80年代后半期出现了第一次的经济过热和动荡。

1986年,持续的财政危机和通胀迫使整个社会逐渐接受市场化逻辑的核心:商品的价值不仅由劳动投入所决定,还受市场需求和供给波动等多方面的影响。在这个逻辑下,过去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管理模式和劳动组织方式不会立即消失,而是在资本主义过渡时期逐渐融入市场竞争,被吸纳和并入到价值规律的轨道之中——依赖商品交换和利润最大化的逻辑运作,从而将商品系统外部的劳动力、资源和产品粗暴地纳入到其内部之中。

因此,关于打碎“铁饭碗”,要求企业根据市场需求配置一切资源和推动企业摆脱国家直接控制的呼声越来越高。即便大规模私有化仍未被统治阶级视为政治上可行的方案,但在改革派经济学家看来,只要企业继续承担着工作保障和社会福利等非经济责任,就难以实现利润导向的政策目标,难以通过解雇工人来灵活地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条件。

1986年,为了寻求利改税的替代解决方案和遏制工人消费基金的扩张,在所谓的分离“经营权”和“所有权”的掩饰下,以赵紫阳为首的政策制定者们制定了一项新的改革措施,即“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通过将企业承包给个别管理者,使其担任厂长的角色,企业的盈利与亏损责任以及每年上缴国家的利润和税金目标均由厂长承担,并且任何超过上缴配额的剩余利润都可以保留在企业内部。这一责任的加重一方面进一步强化了厂长的管理权和独立性,使其全面掌控企业人事管理,工资、奖金和产品生产、销售等一切活动;另一方面,每个企业都变为了一个独立的谋利单位,使得厂长可以将公有财产视为私有财产来处置。到1988年年底,已有93%的国企采用这一制度。进一步的,内部承包制使得在大型国营企业中,分厂、部门,车间、班组也被分别承包给它们的负责人,每个单位都成为独立的利润中心,加剧了企业内部的腐败现象和敌对情绪的蔓延。

其次,尽管国企仍然难以通过解雇来减少劳动力(但并非不可能,80年代后半期已出现了失业现象),但企业承包制鼓励企业通过减员增效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广泛采取优化劳动力配置措施,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冗余工人”。通过将这些不服管教、技能低下、年龄较大或身体欠佳的工人送入附属集体企业、附属劳务公司或地方政府成立的劳务公司,以强化对劳动力的控制,并在不解除劳动关系的前提下减少工资总额的支出。这意味着,工人的名字将从企业的工资单中移除,但个人档案中不会出现正式解雇的记录。到了80年代末,商品市场的增长刺激了劳动力市场的开放,这种做法变得更加常见。因而,工人愈发感到其社会和政治地位的丧失——自己只是可以被管理层任意处置的企业资产的一部分。

在这个制度下,车间主任有权开除工人,如果没有其它车间愿意接收,该工人就会被转到劳务公司。如果劳务公司也没有工作提供(这种情况非常普遍),工人将被遣送回家,成为待岗工人(下岗待就业)。待岗工人面临几种选择:停薪留职自谋生路,接受再培训或人力资源开发,或回家待业、长期休假,仅能领取一定比例的工资或一些生活补贴(通常为标准工资的60%-70%),奖金则被完全取消[注3]。然而,工人的实际收入极大依赖于补贴和奖金。到1987年,补贴和奖金已经占国营企业工人和干部实际总收入的33.6%[注4]。因此,失去这些补贴和奖金对工人的生计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与此同时,在80年代日益喧嚣的“让妇女回家”思潮背景下,侵犯女工权利的现象普遍出现。女工占据了裁员中相当大的比例,尤其是在亏损企业关停并转的过程中,四五十岁女性经常是第一批被迫离职、回家待业的群体,从而引起了各级妇女协会和女工们的抗议。1987年,厦门市总工会女工部及其下属的女工委员会共收到约2800封来信、来访以及各种申诉案件。此外,在Walder对某企业的访谈中发现,休产假的女性被迫休假长达18至24个月(远超国家规定的56天),期间只能领取相当于80%工资的收入,并且没有奖金。那些拒绝接受此类安排并坚持国家规定权利的女性,返回工作岗位后往往被分配到更为艰苦且薪资较低的工作[注5]。

同一年劳动合同制的推广则导致了工作单位内的阶层分化。固定工继续享有终身就业保障,而自1986年后雇佣的新工人和临时工不再享有这种保障,必须与工厂的新管理层签订有限期的雇佣合同,从而将合同工置于不稳定和不公平的就业境地。厂长可以在试用期内随意解雇合同工,合同期满后也可能因不理想的绩效而被辞退或不续签合同,而无需职代会的批准。改革派将这种用工形式粉饰为,它赋予了管理者解雇员工的自由和工人自由选择工作的权利。合同工缺乏工作保障和晋升机会,基本工资更低,不享有单位福利,例如住房、医疗和养老。在1987年上半年,《工人日报》收到了100多封合同工的来信,工人们抱怨尽管他们承担了最艰苦、最危险、最肮脏的工作,工资却仍然受到歧视;学徒期满后被剥夺晋升机会;工人在生病、受伤或进入全日制大专学习时被解雇。此外,合同工和临时工普遍被排斥在工会和职代会之外[注6]。

工矿企业的合同工和临时工数量从80年代后半期开始急剧增加。非永久雇佣的国营单位员工比例从1976年至1984年的14%-15%左右,飙升至1989年的26%[注7]。到 1990 年,在纺织、建筑和煤矿开采等行业,合同工占劳动力的 50% 到 70%[注8]。同时,国企开始更多地从农村中雇佣临时工和合同工,特别是单身年轻女性。户籍制度的作用俨然转变为对新兴无产阶级实施劳动控制的分层手段。农民工常常需要支付高额费用才能获得工作机会,并且只有想办法获得城市户口后才能居住在单位宿舍楼。

虽然法律上的产权归属尚未发生变化,大型全民所有和集体经济部门仍然存在,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已然开始生长。随着承包制和劳动合同制的施行,企业开始广泛采用资本主义劳动实践,如加强劳动纪律、优化劳动力、施加惩罚措施、提高生产标准和重新制定工资和奖金方案。其后果是,老工人的政治和社会地位的被剥夺,同时在新兴的无产阶级群体中,产生了“被雇佣者”和“次等工人”的意识,使其愈发接近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下的雇佣工人。

03

法律与维权

用人单位发出offer后又撤回,遭判赔劳动者上万元

2023年,一位求职者收到了某公司的录取邮件,通知其到该公司报道。没想到,当这位求职者准备入职时公司却一直阻挠、拖延。将近2周后,公司又反悔,拒绝录用他,理由是不符合岗位需求。法院认为该公司在招聘中,无正当以及合理的理由未与求职者签订正式劳动合同,有违诚实信用原则,承担过失责任,判决公司赔偿求职者13000元机会成本损失费。近来频频发生应届毕业生获得录取后却被公司反悔的事件,这些“裁员”新闻中,劳动者获得的赔偿微乎其微。如果劳动法可以依据这起判决规范公司违反录用承诺的惩罚金额,或许劳动者可以更少遭遇类似情况。阅读原文

企业破产前把员工变老板?法院只认事实劳动关系

李明是大连某化工公司的管理人员,这家公司在2021年时因为长期亏损,即将倒闭。面对巨额债务和拖欠员工的工资,公司负责人想了一个绝妙的主意,邀请李明担任公司董事长,并许诺以高额报酬,以此逃避责任。后续公司负责人金蝉脱壳成功,李明贪图小利却负债累累。幸好,在连年诉讼后,法院透过工资、社保记录认定他和公司具有劳动关系,还让其拿回了经济补偿金和被拖欠的工资。这两年工厂裁员倒闭破产的事件频频发生,转换公司负责人、切分公司、重组等都是老板们不愿承担责任时的惯用伎俩,劳动者若能小心应对,还是有机会拿回自己的报酬。阅读原文

04

资源推荐

民间刊物:《工人诗歌》

《工人诗歌》1、2、3号,是原“工人诗歌联盟”论坛将其成员及论坛外打工诗人的作品汇集而成的纸刊。刊物内容以打工生活为主,采集能反映劳动者处境,或有助于提高劳动者对社会的认识的作品,意在让劳动者“发出自己的声音,发展自己的文化”。这些作品透着打工者之间同呼吸共命运的朴素情感,除诗歌外,还包含小说、随笔、评论文章等形式,比如山西黑砖窑、汶川地震等社会事件的相关评论。另外还收录了从“工诗联资料库”中精选的部分译诗,其中有鲍狄埃、尤若夫、纪廉、贝兹鲁支,朴劳解、中村信司等活动家、工人的作品。对比这些译作,可感受到今日受时代局限的中国打工文学和他们的差别与差距。

下载链接:《工人诗歌》1号(2007年9月);《工人诗歌》2号(2009年1月);《工人诗歌》3号(2018年5月)部分文件为chm格式,可用电脑浏览器打开。

05

图片故事

9月底,国内知名漫画创作团队A-Soul工作室被曝十多年未给成员交社保、长期工作量超额、工作室负责人对成员精神控制......图片为工作室此前位于养殖场内的集体宿舍,在一次采访里,工作室创办人刘志曾不无骄傲地宣称“这里不仅养殖着动物,也养殖着我们漫画家。”

上海市2025届高校毕业生校园招聘会上,一家软件公司的招聘海报上写着:招聘java软件开发工程师,本科生月薪800-1499元。

06

劳动碎语

在工间里呆久了差不多就是将一个 / 活生生的人开膛破肚 / 得有一点自我缝合能力才能活下来 / 才能在不断地蜕变中变成和机器一样的部件。

“我在29岁的时候,选择还比较多。卖衣服、售货员、店员、服务员都可以做。”这些工作都有年龄限制,一方面工作时间较长,需要从早站到晚,对体力有要求。另一方面工作时间也很固定。但是到了40岁后,不少女性无法应聘到这类工作。“比如和我一起跑单的一个老大姐有40多岁,之前在老家是家庭妇女,孩子长大后她想找份工作赚点钱。她来北京后的选择要不就是保洁,要不就是保姆,这些工作时间比较长,也比较拘谨,不像骑手这么自由。骑手薪资相对还可以,老大姐人到中年想多赚点钱。”

一进大学就知道不太对了。因为我们的课程就比其他学科要多,实习的时候已经非常疲惫。其他专业的临床医学学生实习通常是在每个科室轮转,主要工作是写病历、管病人,熟悉之后并不复杂。麻醉专业的轮转有半年都在麻醉科内,虽然是实习,但由于人手短缺,在熟悉一些基本技能后,老师会把你当成一线医生来用。别的医学生已经下班了,我们还在手术室里加班。

来自《中国医院最缺人的岗位,医生的死亡率比病人还高》

我学的是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读职高时最憧憬的工作是坐在办公室,吹着冷风,每天和同事说说笑笑,每个月五六千元的薪资,五险一金,父母安康。但现实并不如意,我在临沂找了好几份和设计相关的工作,但薪资也就三四千元,省吃俭用也就勉强够自己用,每个月往家里寄些补贴成了奢求。

来自《听·见丨大专毕业放弃广告设计,我选择了一份“毒”工作》

本期小报周期(2024/09/24 - 2024/10/07)

撰稿:Xay、小红、烤鸡腿

编辑:水泥

在最后

以上是第期工劳50小报副刊的全部内容。我们正在探索将日常的工人资讯定期整理为 Newsletter,希望你可以来信([email protected])提出建议或加入成为志愿者,同时也请你多多分享给墙内的朋友们。点击下方按钮可以订阅和阅读往期内容。

编辑 删除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