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据,农民工总量逼近3亿,收入没有跑赢GDP增速
来源网站:mp.weixin.qq.com
作者:
主题分类:劳动者处境
内容类型:统计数据或调查报告
关键词:农民工总量, 收入, 收入增速, 外出农民工, 东北地区, 数据, 年龄段, 趋势, 招工
涉及行业:农业
涉及职业:蓝领受雇者
地点: 无
相关议题:中高龄劳动者, 人口移动/流动, 人口老龄化或少子女化
- 我国农民工总量在2024年达到近3亿,显示出劳动力市场的持续扩张。
- 农民工群体迅速老龄化,50岁以上的占比达到31.6%,对就业市场和社会保障系统提出了挑战。
- 年轻农民工数量大幅减少,对制造业等行业的招工造成了影响,迫使企业放宽年龄限制。
- 农民工的平均月收入增长落后于GDP增速,表明经济增长的成果未能充分惠及这一群体。
- 东北地区人口流失问题严重,近年来首次出现跨省流动的劳动力增加,尤其是东北地区的比例显著上升。
以上摘要由系统自动生成,仅供参考,若要使用需对照原文确认。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4年的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2024年,我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997s亿,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外出农民工1.7871亿,本地农民工1.2102亿,都是是历年来数量最多的。(本地农民工指在户籍所在乡镇地域以内从业的农民工。外出农民工指在户籍所在乡镇地域外从业的农民工。)虽然近年来我国人口出生率下降,城市化快速进行,农村户口的人数大量减少。但农民工的数量不降反升,反映了劳动力商品化的不断加深。以往很多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进入了非农产业,或者外出务工。
从年龄结构看,农民工群体呈现迅速老龄化的趋势。2024年50岁以上的农民工占比达到31.6%,总量为9471万人,而2008年的时候只有11.4%,总量为2570万人。短短十几年,大龄农民工增加了6901万人,将近7千万,差不多相当于法国的总人口。农民工大量从事体力劳动,50岁以上,就被看作是大龄了,很难继续从事建筑和制造业的工作。如此庞大的群体进入老龄化,相应的社会保障如何解决,对就业市场有什么影响,亟待相关的研究。
相应的是年轻农民工的大量减少,2008年21到30岁的农民工达到了7957万人,而到了2024年,迅速减少到了4736万人。这个年龄段是电子厂招工最喜欢的,年轻,手速快,能够跟上机器的节拍。十多年前,很多厂都不招35岁以上的。但是,现在,这个年龄段人口的大量减少,也为制造业招工带来了很大挑战。很多大厂已经放宽了年龄限制,四十岁甚至五十岁都可以在流水线上工作了。
2. 收入增长落后GDP增速
在收入方面,农民工的平均月收入为4961元,增长了3.8%,其中,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5634元,增长3.5%。去年我国的GDP增速是5%,农民工的收入增速没有跑赢GDP增速。国家一直在强调扩大内需,但是目前的收入数据,很清楚的表明,经济发展的成果并没有体现在分配端。
历史比较来看,今年收入增速是继2020年以来,增速第二慢的。2020年是疫情特殊情况,而今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发生。从上图可以看出,2009年至2015年期间,农民工收入增速明显高于GDP增速,这实际上是在弥补以往发展的“欠账”。在90年代以后,大量农民工以青春和汗水为中国制造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2008年以后,国家政策更加注重收入分配,老百姓的收入增幅超过了GDP增速。但这种趋势并未延续太久,最近两年,GDP增速反而明显超过了收入增速。
3. 东北地区人口流失严重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东北地区的人口流失问题。过去几年,跨省流动的农民工都在降低,主要原因是内陆地区发展迅速,很多人可以就近打工,不用去沿海地区了。但今年这个趋势没有继续,近年来首次出现了跨省流动的劳动力增加的现象。而拉高数据的主要就是东北地区,去年东北地区只占30.9%,今年猛增到了33.6%。
***
加作者微信,以防走丢:laowuhongg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