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竟以抓阄决定员工去留 法官表示,公司此举暴露出对法律和劳动者权益的漠视
来源网站:news.qq.com
作者:北京青年报官网
主题分类:劳动法律案件
内容类型:普通新闻报道
关键词:物业公司, 用人单位, 劳动关系, 劳动者权益, 劳动合同法, 经济补偿, 公司, 法官, 法院, 漠视
涉及行业:居民服务/修理/物业服务, 服务业
涉及职业:蓝领受雇者
地点: 江苏省
相关议题:工人仲裁/起诉, 离职辞退(包含遭到裁员或逼退)
- 物业公司因项目撤销,仅需保留两名司机,要求三名司机通过抓阄决定去留,抽中“离开”的员工被解除劳动关系。
- 于磊认为公司以抓阄方式解除劳动关系属于违法,要求公司支付赔偿金,并通过仲裁和诉讼维护自身权益。
- 法院认定公司以抓阄决定员工去留,违反了劳动关系平等自愿原则,不属于用人单位可以单方辞退的情形。
- 法院判决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关系,需向员工支付1.8万元赔偿金,二审维持原判。
- 法官提醒,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应与员工协商,依法支付经济补偿,不能采用随意方式决定员工去留。
以上摘要由系统自动生成,仅供参考,若要使用需对照原文确认。
项目撤销,岗位缩减,公司让员工抓阄定去留?以这样的方式解除劳动关系,法院会如何判决?近日,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案件给出答案:公司行为违法!
于磊于2021年12月入职某物业公司,与另外两名同事一同被派至某项目担任司机。
2023年7月31日上午,该物业公司法定代表人告知于磊等三名司机,因公司项目撤销,现岗位仅需保留两名司机,三人需通过抓阄形式决定去留,抽中“离开”的人需要解除劳动关系。于磊抽中了“离开”的签,被要求于2023年8月1日起不用再到岗。
于磊认为,公司这一行为系违法解除劳动关系,须支付赔偿金。经仲裁前置程序后,于磊将该物业公司诉至法院。
法院经审理认为,用人单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本案中,物业公司因其业务调整无法为于磊等人提供原工作岗位,在此情况下,公司可以与于磊等人协商调整工作岗位或者解除劳动关系并支付经济补偿。但是,该公司采用抓阄的方式决定劳动者去留,违反了劳动关系平等自愿原则,且于磊并不属于用人单位可以单方辞退的情形,故法院认定该物业公司属于违法解除双方之间劳动关系,应支付赔偿金1.8万元。该物业公司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二审法院经审理维持原判。
法官提醒,关于劳动关系的解除或终止,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做了明确的列举式规定,旨在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性、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用人单位在法定情形外另行制定的解除条款,只能是对法定解除权的合理解释和延伸,不得超出必要范畴。
法官表示,具体到本案中,若该物业公司确实存在项目撤场等变动,应与员工协商沟通调整工作岗位或协议一致解除劳动关系,并支付员工经济补偿。采用抓阄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辞退员工,暴露出的是对劳动法律和劳动者权益的漠视,也违背了用工管理的基本规范。
(工人日报)